成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成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简介
  • 自考

成都学院原名“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建校之初即为本科院校,1983年因响应高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改办成专科层次职业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更名为成都学院,保留成都大学校名,俟条件具备后再按程序更名为成都大学。2010年,成都市政府将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都铁路中心医院整建制划转至学校,更名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将具有三十余年研究生办学历史的中国医药集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划转至学校。

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要求,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遵循“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依照“崇尚学术、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兴校思想,坚持“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进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

学校位于成都东部门户大道“成洛大道”,与青龙湖湿地公园毗邻,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学校占地面积2519亩,校舍建筑面积70.2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6.9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763.38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216.37万册。直属三甲综合附属医院1所,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576人,研究生627人(含联合培养230人)。现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等10个学科门类,58个本科专业。学校川抗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5年研究生办学历史,已有34届毕业生。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5个,二级学科(领域)22个。同时,2017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4个,目前已进入公示期。学校是四川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学院、美术与影视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等12个学科型学院及海外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菁蓉(创新创业)学院、张澜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05人,其中正高职称171人,副高职称42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四川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四川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23人,四川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教学名师3人,四川“千人计划”专家5人。特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新西兰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四川学者3人,特聘国家千人专家1人,特聘百人计划专家1人,特聘博导/教授17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31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57人。2014-2016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人。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有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2项。有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4个,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3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级教学团队4个,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项。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近两届获得四川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2016年本科第一批次内招生专业10个。近五年,学生获得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励668项,其中国家级236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连续获评“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菁蓉学院CC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有部级科技平台14个。近五年部级及以上项目3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6项,尤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上逐年上升,2016年立项20项,排名在川高校前十。2012年以来获得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五年来,SCI224篇,EI184篇,CSSCI326篇;获得专利授权325项,其中发明专利145项。学校川抗所主办的《中国抗生素杂志》在全国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前十位。王清远教授于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学校在2015、2016年分别列全国高校高被引学者排名115位和118位。建立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工作站,发展以基因检测为支撑的个体化诊疗新技术。2016年以来,5名博士后进入学校博士后实践基地,两名获得国家博士后基金支持。

学校对外开放水平与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学校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成为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近五年,累计在校留学生已达1000余人,生源国近4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及校际交流项目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学校积极推行各层次国际合作模式,与国外10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校聘请了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来校工作或讲学的外籍专家超过200人。特聘外国专家关国兴获得四川外籍专家最高荣誉奖励——“天府友谊奖”和成都市“金沙友谊奖”。2016年,学校被推选为“成都市国际友城高校联盟”秘书长单位。学校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和成都市各区(市)县及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有东盟艺术学院、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成都学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校建有全国唯一的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各类人才,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及企业等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进取,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为早日建成与国家级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而不懈努力!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层次 专业分类 网上报名
文秘(大专) A670301 大专 文史类 立即报名
秘书学(本科) B050107T 本科 文史类 立即报名
旅游管理(应用型)(大专) Z640101 大专 经管类 立即报名
电子商务(应用型)(大专) Z020215 大专 经管类 立即报名
学前教育(应用型)(大专) Z670102K 大专 教育类 立即报名
工程造价(应用型)(大专) Z540502 大专 经管类 立即报名
护理(应用型)(大专) Z620201 大专 医学类 立即报名
工商管理(应用型)(本科) Y120201K 本科 经管类 立即报名
会计学(应用型)(本科) Y120203K 本科 经管类 立即报名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 Y120901K 本科 经管类 立即报名
学前教育(应用型)(本科) Y040106 本科 教育类 立即报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型)(本科) Y080202 本科 理工类 立即报名

 

报考条件:

本科:持有专科毕业证书,不具备专科学历报考自考本科可专本套读;

专科:持有高中、中专毕业证书或年满18岁

参加自考助学(降低自考难度):

担心自考考不过可参加中斯自考网自考助学,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学。学考点,决不能只学皮毛。权威视频讲解,重点、难点、考点深入剖析,助您充分理解教材,把握大纲要点。降低自考难度,助你快速拿到毕业证。

自考毕业待遇:

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颁发成都大学与四川自考委员会联合署印的本科毕业证,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所获文凭,国家承认,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毕业生的工资待遇,晋级、参加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以及就业资格证与普通高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待遇同等。

咨询电话:0817-3600789(办)13350406366

相关产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5040636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bublue@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